在挑战中央政府权力案中,南非宪法法院有惊无险地处理了中央与省的权力关系,强调行政权合理范围,反对中央政府干涉地方政府转型进程。
外国宪法及判例更多充当权威性来源,并非必要的裁判依据。至关重要的是,法院怀揣强烈愿望推动生命权保障达到国际所能设想的最高标准。
关键词:南非宪法法院违宪审查司法审查临时宪法渐进式策略 20世纪90年代初,南非黑白种族全面对峙,几乎陷入种族屠杀、社会崩解的绝望境地。院长的选拔主要由总统决定。同时,案件裁判也会影响地方选举形式,因而南非各阶层都对宪法法院的裁判格外关注。(三)挑战中央政府权力案 南非宪法法院面临最为棘手的问题,或许是与政治部门之间的对抗冲突。最后,它赋予南非公民平等地位。
据民意调查显示,当时64%的南非民众支持保留死刑,因而这个判决引起舆论轩然大波。另一个重大争议是死刑是否应当废止。习近平总书记在香港回归20周年讲话中指出: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特别行政区制度的法律渊源。
(4)关于民族区域自治问题。作为富有历史脉络的法律概念,特别行政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制度文明与和平价值的追求,彰显了中国的制度特色与时代特色。但多数委员认为,《联合声明》是中英之间的国际协议,而基本法是国内法,因此不宜说基本法是根据联合声明制定的,但其精神是一定要体现的。[18]《彭真传》编写组:《彭真传》(第4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1453页。
第(16)是关于台湾问题。在同一宪法文本中,以两个条文规定特别行政区设立主体与决定主体具有特定含义,旨在强调设立特别行政区和实行特别行政区是国家主权的体现,明确其主权的最高性。
〔40〕 1987年4月13日的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专题小组工作报告〔41〕提出,在宪法与基本法关系上,委员们不再坚持将宪法哪些条文适用于特区,建议颁布基本法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第31条进行解释。当然,由于《宪法》第31条的规定,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不同于其他省、自治区与直辖市,是具有特殊性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域。[31]国家在《宪法》和《香港基本法》文本中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参见韩大元:《论香港基本法上国家的规范内涵》,载《中外法学》2020年第1期。〔34〕 4.特别行政区与特别行政区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决定》,由全国人大设立特别行政区,并以法律规定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
[2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冷溶、汪作玲主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812页。[20]参见肖蔚云:《论宪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211页。〔11〕这是中央有关对台政策文件中首次出现特别行政区一词,也成为在《宪法》第31条规定特别行政区的依据。为了支持华北局创新的工作思路,中央同意报告的内容,把实行特殊政策的特别区域叫特别行政区。
[14]许崇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载许崇德:《许崇德全集》(第7卷),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2306页。本刊特约记者:《关于1982年宪法的起草过程(一)——王汉斌访谈录》,载《百年潮》2011年第2期。
其次,在第一章总则第(一)项中规定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下实行高度自治。总之,1981年9月30日的叶九条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有关和平统一台湾的重大方针。
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16个问题包括:(1)四个坚持是宪法总的指导思想,是最根本的问题。那么,为什么《宪法》第31条采用特别行政区这一名称?考察相关历史文献可知,特别行政区一词可追溯到陕甘宁特区,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初的特别行政区到1979年经济特区的设立,最终由1981年1月的叶九条正式确立。如1981年1月9日到10日召开第二批外地知名学者来京座谈会上,针对宪法序言争取台湾回归中国,实现祖国的统一〔14〕的表述,大家形成共识。中国苏维埃政权的建设从此开始。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代表中央发表对台湾的九点方针政策,指出在实现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16〕并建议由国共两党举行对等谈判,开展第三次合作。
1979年4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广州视察工作时,听取广东省委负责人关于广东在对外开放中实行特殊政策问题的汇报,也表示大力支持广东改革思路,并要求他们尽快拟出经济特区条例,呈报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冷溶、汪作玲主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789页。
〔36〕于是,有些人要求修改宪法,希望第31条中明确写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不搞社会主义制度。在1982年宪法的修改过程中,香港问题的解决一直是邓小平重点思考的问题。
1950年复名闽侯县,属闽侯专区二区。自此,经济特区成为标志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符号,并正式写进法律文件,引起港澳社会,特别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1982年宪法将特别行政区一词写入其中并使之成为构建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基本元素。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宪法和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的决议》。1981年11月下旬,宪法修改秘书处起草了宪法修改草案初稿,报中央书记处审议。10月2日,邓小平在会见意大利众议院议长妮尔德·约蒂时表示:叶剑英委员长最近阐述的九条,是我们根据现实情况提出的关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和平统一的合情合理的方针政策。
其特殊性在于:与一般省级行政区域不同,特别行政区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行政区域。1981年9月3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2周年、辛亥革命70周年前夕,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重要谈话,进一步阐明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后被称为叶九条,其中第3条方针就是,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4)建议写明基本法不会与宪法发生冲突,宪法不会损害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体系和法律理论。现在搞的基本法,即使全国人大通过了,但以后当有人指控基本法违宪时,基本法也只好被修改或者被废除,香港随之而只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22]《彭真传》编写组:《彭真传》(第4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1485页。这是我们准确理解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基础与出发点。
他同时强调,这是我们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立场。摘要: 在基本法的理论中,学界对基本法规定的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以及相关的宪法与基本法关系等问题给予了广泛关注,积累了不少研究成果。《宪法》第62条第14项规定全国人大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29〕离颁布1982年宪法还有八个多月的时候,邓小平向国际社会清晰地表达了中国的新宪法将设立特别行政区,以解决台湾、香港问题。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区域图由国务院另行公布。〔20〕 按照这一解释,《宪法》第31条主要是为设立特别行政区主体和制度设计提供宪法依据,宪法以隐含的写法体现‘一国两制精神,并确认一国两制为国策。
一是《宪法》第31条的规定。〔4〕 陕甘宁特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开始后被蒋介石政府宣布为非法叛乱区域。
在宪法与基本法关系以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等问题上,来自香港的部分起草委员会委员当时确实存在着一些疑虑。〔8〕根据邓小平的指示,广东省将出口特区改为经济特区,《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中正式出现经济特区一词。